2014年3月17日 星期一

微軟海外防盜 美司法奧援

【經濟日報╱編譯劉利貞/道瓊社十七日電】












微軟在新興市場防堵軟體盜版始終成效不彰,但現在以海外軟體盜版侵蝕各州製造業就業機會為由,說服了通常不涉入州境外企業訴訟的州檢察長加入這場「防盜」大戰。 (路透)


美國科技大廠微軟在中國與其他新興市場防堵軟體盜版的努力,長久以來始終成效不彰,但現在卻有了意想不到的新幫手:全美各州檢察長。

微軟2012年與美國製造商協會(NAM)共同成立美國就業與創新聯盟(NAJI),以海外軟體盜版侵蝕各州製造業就業機會為由,說服了通常不涉入州境外企業訴訟的州檢察長加入這場「防盜」大戰。


現為NAJI主席的前華盛頓州檢察長麥肯納說:「當我們將軟體盜版與製造業連結起來後,情況才有了進展。」因出口產品到美國的外國製造商,能利用盜版軟體降低成本,比起購買正版軟體的美國同業,擁有不公平競爭優勢。


奧克拉荷馬州檢察長辦公室,上周向地方法院控告中國石油設備製造商紐威閥門,非法取得微軟等「受版權版保護、對生產與銷售產品很重要的軟體」,獲得凌駕當地對手的成本優勢。


另外,路易西安那州檢察長考德威本月初才宣布,與中國家電製造商康寶電器就使用未授權軟體達成和解;過程中曾「與微軟合作蒐證」並威脅將禁止產品輸入,最終令康寶同意支付逾25萬美元給軟體供應商。


加州、田納西州、麻州與華盛頓州檢察長,過去兩年來也都曾向亞洲或拉丁美洲企業提出類似警告,以保護當地企業與就業機會。


以往美國製造商通常會透過貿易部官員對外國公司提出申訴,結果往往是被忽視或只換來「口頭表示」。微軟網路犯罪部助理法務長施瑞德估計,她個人就曾提出逾1,000起涉及未授權軟體的訴訟。


商業軟體聯盟(BSA)指出,2011年PC盜版軟體的商業價值約634億美元;新興國逾三分之二PC軟體未經授權,遠高於成熟市場。














盜版PC軟體的商業價值 資料來源:BSA非報系







via UDN數位資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