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因智慧型手機、平板市場快速發展,同時伴隨個人電腦出貨量衰退等現象,導致「PC已死」的說法始終不斷。不過,當行動裝置開始面臨發展瓶頸,而蘋果、Google與微軟開始重視PC端與行動裝置無縫整合體驗時,PC似乎未如欲其走上「末路」,更有準備復甦現象 。
當年蘋果推出旗下首款平板裝置iPad時,曾預言PC將步入末路,同時後續伴隨快速成長的智慧型手機等行動裝置,以及PC市場持續低迷且未能推出突破性新品,因此加速消費市場堅信「PC已死」,認為未來將能藉由更輕薄、待機時間更久的行動裝置取代PC用途。
不過,基於消費端或企業端仍保有大量PC使用需求,以及軟硬體相容使用等隔閡,PC充其量僅只是跨入「後PC時代」,而未被行動裝置全面取代。甚至在近幾年快速成長下,行動裝置反而更快面臨發展瓶頸,但PC卻是在蘋果Macbook Air帶動Intel提出Ultrabook設計,並且在近期強調2合1等使用體驗 ,開始改變傳統PC使用思維。
在今年中,微軟宣布Universal Windows App計畫 整合跨平台、跨裝置使用體驗,而蘋果、Google也先後表示將強化PC與行動裝置無縫連結使用模式 ,藉此消除原本PC與行動裝置之間的互通隔閡,讓行動裝置功能可進一步延伸至PC端使用,並且達成相輔相成的功效,而不再糾結於過去的「取代」定位。
觀察近期PC市場發展,已經逐漸跳脫過去以硬體帶動軟體的發展思維,轉以軟體驅動硬體成長,特別如微軟強調以雲端作為優先,透過連網應用、雲端協作等資源整合,讓PC使用模式不同以往,並且可攜手行動裝置延伸使用便利性。
就近期IDC等市調單位統計數據,可以發現PC市場出貨量逐漸恢復,同時聯想等廠商出貨量更持續增長,而包含iPad在內的平板裝置出貨量則趨於平緩,甚至有下滑現象,智慧型手機產品更是近期在主要市場趨於飽和,顯示PC市場將有機會重新獲得成長。
但PC市場是否能趁勢重新取得大勢發展機會,依然要看軟、硬體端,以及雲端資源如何整合,進而滿足使用者新世代的使用需求。
via UDN數位資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