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蕭韻純/台北報導】
社群平台成為網路生活的一部分,越來越多廣告主也將預算投放在各大社交平台,但怎麼做才能發揮效益?臉書(Facebook)、LINE、微信(WeChat)認為,除了提供使用者需要的訊息、服務,更重要的是要先跟使用者做朋友,再利用使用者的朋友圈擴大效益。
臉書大中華區旅遊及金融行業總經理余怡慧表示,臉書使用者想要的是「做朋友」,包括跟人、品牌做朋友,企業主在發文時,一定要使用第一人稱,並以親切、自然的字句,或使用「對話」的方式,讓使用者感覺就像跟企業主說話。
LINE也說,網路時代資訊量過載,訊息把關者就是朋友,所以人人都有影響力。由於LINE的使用者都是主動加入感興趣的企業帳號,企業要做到像朋友般分享訊息,且不能讓使用者討厭,例如頻率不能太頻繁,否則容易被封鎖、刪除。
微信國際業務部台灣區協理林芳璟指出,廣告主應鼓勵使用者向朋友圈傳播,例如只要分享、按讚數累積幾次,就可拿到優惠,才能擴大影響。
余怡慧指出,企業發布的內容長度務必簡潔扼要,才能讓使用者快速讀完並按讚,最好以圖像化呈現。
她強調,經營粉絲專頁跟個人塗鴉牆是不一樣的,要先知道目標對象是誰,按讚的人對你的品牌、企業的影響力為何,不要以粉絲數、收視率、訂閱數等,做為判斷媒體價值的要點。她舉例,遊戲業者會與安心亞合作,但房地產業者可能就不會,務必先知道自己希望得到什麼,再做選擇。
via UDN數位資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