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收破爛」的三輪腳踏車,是台灣人熟悉的街頭風景。去年底開始,台北街頭出現一部「進化版」收破爛腳踏車,它依然收民眾不要的寶特瓶、塑膠袋,卻可在半小時內,把廢料變成最先進、時尚的3D列印產品。
|
「收破爛」的三輪腳踏車,是台灣人熟悉的街頭風景。去年底開始,台北街頭出現一部「進化版」收破爛腳踏車,它依然收民眾不要的寶特瓶、塑膠袋,卻可在半小時內,把廢料變成最先進、時尚的3D列印產品。
「我們想用民眾最熟悉、親近的方式,推廣3D列印!」Mobile Fab計畫主持人之一闞凱宇表示。這部腳踏車名為「Mobile Fab(行動晶圓廠)」,小小一部車,放了電腦、塑料攪碎機、抽絲機與3D列印機,宛如一座可移動的小型工廠。
民眾只要帶來回收塑膠品如寶特瓶、塑膠袋、手搖杯,交給騎單車的回收員。他們在現場將其剪碎,放入塑料攪碎機、抽絲機,將廢料轉成3D列印材料。這些材料放入3D列印機,啟動電腦上的預設程式,材料慢慢滴下、透過層層堆積形成立體實物,最後「印」出一枚白色徽章,整個過程只要半小時。
闞凱宇說,該計畫由台北市文化局贊助,徽章也是「二○一六世界設計之都」的紀念物。下一步計畫推出貨車版Mobile Fab。
闞凱宇畢業於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數位組。他和三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合作創立Fabraft Desgin Lab,專攻數位互動科技與3D列印。
3D列印簡化工業時代製作產品的流程、數量,將徹底改變所有產業的結構。「但許多民眾還不清楚3D列印是怎麼一回事!」闞凱宇表示,工作團隊先研究如何把塑膠廢料改成3D列印材料,再改裝腳踏車與3D列印機,把台北街頭最夯的腳踏車,變身為融合環保與推廣新科技的萬能車。迄今已累積數百名「試用者」。
闞凱宇說,過去回收廢料再利用,回收、重製都有專門工廠,費時耗力;3D列印卻可以把這些流程統整於一處、大大縮短製作時間。他們打造Mobile Fab腳踏車,便是希望讓普羅大眾明白3D列印的便利,從而改變台灣整體設計產業的思維。
via UDN數位資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