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明年初才會量產銷售,蘋果表示Apple Watch還有不少地方將作調整,在此次新品發表活動展示版本暫時無法深入試玩,僅只能就外觀設計及預設展示內容進行體驗。而蘋果首款智慧錶設計,雖然方形錶身讓不少人有點意見,但整體而言卻比現階段Android Wear裝置更有吸引力。
我們在此次蘋果新品發表活動中,同時實際體驗預計2015年初才會推出的蘋果首款智慧錶Apple Watch,但由於目前許多功能都尚處於調整階段,因此現場工作人員僅能就外觀、預設展示模式提供體驗,因此實際能夠具體試玩的部份有限。
就整體外觀而言,蘋果採用方形、帶有圓弧設計的錶身設計,螢幕部分也略帶圓弧邊緣,並非如市場傳聞採用曲面螢幕。至於時尚與否,不少人對於Apple Watch並非採用圓形錶面有所意見,但其實方形設計也有不少支持者,就蘋果目前推出各版本Apple Watch與錶帶設計,確實比起其他智慧手錶多了時尚設計感。
至於先前市場傳聞的藍寶石玻璃元件,主要用在Apple Watch表層作為防護,而未大量用在iPhone 6與iPhone 6 Plus,有可能是成本與產能考量所致。
Apple Watch搭載低功耗S1處理器,並且可透過Taptic引擎讓錶身發出震動,提示使用者有即時訊息傳入,或是有人撥打電話,錶身底部感應元件則可感應配戴者皮下脈搏,進而可量測心律指數。整體運作則仍須與iPhone 5以上機種配對連結,與目前多數Android Wear平台手錶使用模式相同,但現場工作人員並未具體透露Apple Watch電力續航表現。
針對市場傳聞Apple Watch將對應防水機能,蘋果工作人員也確認將對應簡單的生活防潑水,但無法如先前傳出可對應20公尺水下防護效果。至於充電介面則並未如傳聞採用無線充電技術,而是以磁吸式介面設計,估計也是考量無線充電效率偏低因素。
在操作功能部分,Apple Watch可配合錶面多點觸控進行操作,或是透過語音方式操作Siri執行各種功能,右側數位錶冠壓按可直接返回首頁,配合操作介面轉動分別可對應項目調整、導覽等功能。而右側下方按鍵目前預設值為呼叫聯絡人,但未來也有可能讓使用者自行定義,作為功能快捷鍵使用。
在語言介面部分,在詢問現場工作人員所得到回覆表示,由於中文市場對於蘋果發展而言相當重要,因此未來也確定會加入此語言介面,但具體細節則尚未確認。
目前Apple Watch可與iPhone 5等機種配對後連動,包含來電、電子郵件與即時訊息內容都能透過手錶顯示、接聽或回覆,同時配合內建感應元件也能記錄使用者行進路線、距離或路線高低等資訊,或是配合GPS使用地圖導航功能。除此之外,配合心律感應功能,使用者也能直接向同樣配戴Apple Watch的好友傳遞個人心跳指數,藉此傳遞當下心情感受。
至於在第三方App對應部分,蘋果目前已經與包含Facebook、Twitter等常見應用服務合作,未來也將吸引更多開發廠商進駐,預期在2015年初推出時,將能有更豐富的App內容支撐。
而在Apple Pay平台應用部分,Apple Watch也同樣可透過內建NFC進行近距離感應付費,不過相關卡別資料設定則必須先在iPhone上完成。若Apple Watch不慎遺失或遭竊,使用者同樣可透過Fine My iPhone機能終止付款,同樣不會讓實體信用卡資料受影響。
最後在錶帶配件部分,由於蘋果在接合介面設計採用特殊規格,因此除了目前合作授權配件廠商外,蘋果預計也將開放與有意推出Apple Watch錶帶配件的第三方廠商合作,將使消費者能有更多元的選擇,並且可針對個人穿著打扮作搭配。不過,在此類配件合作是否有特別要求與認證,目前暫時還無法確認。
就蘋果目前所推出兩種尺寸、三種不同材質系列錶帶配件,同時依據不同Apple Watch系列版本,也將使錶身外觀設計稍有不同,預期將使Apple Watch能有許多搭配組合,而讓消費者能有更多選擇。不過,Apple Watch最終是否能成功吸引消費市場,主要還是要看整體實用性,以及電池續航力表現等,但以目前來看,至少在配件搭配已經有相當不錯表現。
目前蘋果預期在2015年初推出Apple Watch,未來幾個月內仍將進行各類功能調整。
※相關連結》
via UDN數位資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