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31日 星期五

另類攝影術 iPad Photography

編譯撰稿:顏司奇,資料來源:Yahoo TECHiPad Photography

還記得「iPad 2」剛上市的情景嗎?許多用戶在當時看似有些荒謬的拿起9.7寸螢幕「龐然大物」對準攝影主體拍照的那段時光,時間流轉,剛上市的iPad Air 2後置攝影鏡頭已經來到八百萬畫素,更加上強化過的圖像感應元件、絕佳的對焦速度讓拍照成品更讓人驚艷。


不再是老人家的專利(大螢幕方便取景),越來越多用戶利用平板當做主要攝影工具,但難免引來一些嘲諷,絕大部分科技傳媒都論定拿一款大螢幕平板來拍照是件滑稽的事,甚至新聞網站BuzzFeed還曾經刊過一篇〈21個你不應該拿iPad來攝影的理由〉。


而或許您也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在博物館或是孩子的足球比賽,被好幾部正準備拍照的平板擋住視線而怒火中燒,深覺拿iPad來拍照真是十惡不赦。


但是,用戶總是可以選擇自己合用的裝置,「iPad攝影愛好者」其實為數也不少,根據這篇編譯新聞的原作者雅虎科技線的作家Rob Walker撰文當下的調查,當天就有6,254張由iPad Air拍攝的照片上傳到Flickr空間,甚至還有相當活躍的iPad Photography社團。
















似乎我們應該以開闊的心胸去看待iPad攝影的族群,因此Rob Walker拜訪了一些實際使用iPad的攝影師,深度了解他們的心路歷程。


行動工作站


首先造訪的是Jeff Carlson,他曾著有”The iPad for Photographers”一書,目前已經是第三版。Carlson表示一開始用iPad來攝影的確有點詭異,事實上,他在第一版的書籍中只是把iPad當做攝影的儲備工具而已,主要拿來儲存檔案、排列與簡單編輯照片。畢竟一代iPad並沒有配備攝影鏡頭,而隨後的iPad 2的成像也不佳。
















甚至Carlson還曾公開開過拿iPad當做相機的玩笑,直到他遇到一些愛用iPad 2攝影的用戶,他開始慢慢注意到這個現象,並且把這些經驗加到他的新書中。


直到現在,Carlson了解iPad為何能吸引一些攝影師,乃是因為蘋果平板結合可信賴的圖像製作工具以及多款強大的圖像編輯工具在一部裝置中。就是一個極有吸引力的攝影編修替代方案,無需拍照是另外一個裝置,編修照片又得傳到另外一個裝置。


而畫家Michael Coyne也有同感,擁有完整色調的數位工具讓他原本在傳統畫作技法上,結合照片而創造出豐富且濃密色彩的圖像。雖然Coyne從桌機就開始使用數位工具,但iPad的出現真正解放了他的創作能量。現在他大概有八成的創作在iPad上完成,不計其數的App讓充滿想像創作可以立即圓滿的完成。(下圖是他的創作)
















大畫面取景


不得不說,iPad擁有的9.7寸螢幕的身軀讓按下快門的動作顯得有些可笑,這也是攻擊對象的抨擊點,但反向思考,這也是支持者熱愛的一個原因。


Sylvia Armstrong在2011年買下了iPad 2,隨即就拋棄了他的iPhone與專業的SLR單眼相機。歷經白內障手術後,他無法再看著一般相機的小螢幕。「iPad的大螢幕實在太棒了,這就是我要的」!她非常滿意的表示。有趣的是他也會使用Android平板操作其他活動,但他始終用她的iPad進行影像創作。Armstrong表示多樣化的App讓我的創作變得簡便,可以嘗試無止境的組合直到找到我想要的變化。
















雖然用大螢幕來取景相當清楚直覺,但相對攝影者所拍攝的內容也讓旁人一覽無遺,隱私的問題難道不是考量?Rob Walker採訪的用戶大多表示,他們大多都在比較私人的情境使用iPad攝影,像是較家庭聚會的場合。


拍攝影片


拿iPad來攝影可能又是一件反對者不解的行為,但另一方面也證明iPad不只是一部相機。George F. Draskoy也是位iPad狂熱份子。最早Canon G15是他的愛機,後來他發現運用iPad攝影更有趣味,直覺的裝置操作而且便於攜帶,是一條全新創作的康莊大道。
















工具的運用存乎在「人」,隨著iPad開發的演進,第三方廠商開發的複雜且多功能的照片工具,創作全新類型的圖像藝術作品已經隨處可見。也許蘋果也慢慢釋出一些訊號,iPad不再是用戶拿來看Netflix串流電影或是iBookstore上的電子書,他也可以是最棒的創作工具。下次遇見身旁的iPad攝影者,先不要急著發笑,他可能就是未來的藝術家呢!







via UDN數位資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