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2日 星期二

董福興/小黃何不試著超越Uber?

【聯合報╱董福興(3C趨勢觀察者)】












Uber解決了長久以來消費者的壓力與麻煩。 圖/摘自彭博


去年Uber剛來台時,我收到一張機場接送的折價券,當時正好要出國洽商,臨行時還是習慣性地到樓下招了台計程車。當在車上與司機談及這新服務時,司機信誓旦旦表示自己的生意不會影響,認為除了接送貴賓、年輕人跑趴或者紀念日外,台灣人不會輕易地改變乘車習慣。

但過沒多久,來自國外的友人紛紛表示不用到機場接他們了,他們會用Uber叫車;許多朋友出外洽公時,也一改下樓招計程車的習慣,寧可多花點錢在短程移動時享受一下,聽說生意談成的機率也提高了。Uber確實地改變了不少走在科技先端者「行」的習慣。


Uber到底切中了什麼?能夠對計程車業造成這樣的衝擊?


我想不僅是服務品質的問題,台灣大車隊進入市場後,讓整體計程車業都有所提升;也不是乘車價格的問題,畢竟與海外相比,台灣計程車的費率其實相對過低。最重要的一點,是解決了根本而微不足道的小問題,解決了長久以來消費者的壓力與麻煩


過去幾年計程車叫車服務管道愈來愈多,從電話到簡訊,以至於超商Kiosk和行動App,但不管在回報、追蹤上,總是令人無法心安,車不來、認不對人等等問題經常發生,車隊林立,使用者也不曉得該用哪一家才好。所以在Uber之外,另一個從海外搶進台灣市場的叫車服務「Easy Taxi」,也受到不少行動族的歡迎。


另外Uber使用信用卡付費的服務對消費者來說也極為親切。不少人應該都遇過要搭車遠行前,得確定身上有沒有足夠的現金,光是大鈔還不行,怕司機找不開,還得先換個零錢。Uber的收費機制,消解了這些常有的緊張,也讓人感覺確實「被服務了」。各種折價券也讓行銷成為可能,比起實體的小傳單等更會讓人想使用。


台灣的計程車行為什麼不能提供這樣的服務呢?從App開始的創業潮湧出了許多技術與規畫人才,若計程車行願意推出更好的服務,想必也能辦得到。


科技無所不在,處處都會受到影響。Uber衝擊了計程車業,未來勢必還有更多的傳統產業會受到來自海外的服務撞擊。若不思考轉型、改變,僅要求政府保護、管制,那我們應該很難脫離必言市場小的自怨自艾。







via UDN數位資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