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6日 星期日

觀點/Android Wear 帶動智慧穿戴裝置市場

聯合新聞網/記者楊又肇/報導

在Google I/O 2014揭曉兩款Android Wear裝置實際上市時程後,Google也進一步藉由Android平台讓智慧穿戴裝置更加貼近使用者體驗需求,透過簡化整體訊息讀取、直覺操作等方式,並且讓穿戴裝置外觀設計更具質感,讓使用者能更容易接受此類產品,或許也將帶動市場導入率。
















簡化操作複雜度、外觀貼近一般生活較能接受


今年Google I/O 2014期間,Google正式宣佈將從7月8日正式透過Google Play線上通路銷售三星Gear Live、LG G Watch兩款以Android Wear平台打造的智慧穿戴裝置,同時在活動期間也開放兩款產品預購。此外,Google也預告由Motorola製作,同時也是近期呼聲最高的Moto 360也確定將在今年夏季末推出。


相較於先前以一般Android客製化打造操作介面,Android Wear平台由Google特別針對智慧穿戴裝置設計,提供以圖像導向為主的直覺資訊存取,同時配合盡其簡化的操作流程,讓使用者不會有過於複雜的操作程序,無需像操作智慧型手機或先前推出同性質產品,可能透過2-3次以上點按流程才能使用所需功能。


另一方面,配合Always-on降低螢幕顯示亮度,僅以時間、日期等最低顯示元素,讓使用者不需透過按鈕或特別操作,即可像一般手錶隨時快速確認當下時間與特定資訊,藉此達成低耗電、快速瀏覽所需資訊的折衷作法。


而在Android Wear平台裝置要求外觀設計、搭載標準錶帶機構設計,讓使用者能針對個人需求更換錶帶,以提升使用者使用此類產品意願,從此次Moto 360外觀設計吸引不少目光,顯示使用者期望的智慧穿戴裝置仍需貼近一般生活的風格,而非充滿科技感設計。
















應用服務內容持續擴增 增加產品實用性


雖然初期沒有充足的Android Wear平台應用內容,此次推出的兩款智慧穿戴裝置仍以整合健康資訊記錄功能為主,但在Google I/O 2014期間展示對應《衛報》、Pinterest、Lyft等服務內容連動,甚至可與Android TV連動操作使用Google Now語音操作。


而近期也有開發者設計配合Android Wear平台裝置即可遠端操作連網家電功能,或許意味之後將會有更多應用服務推出,讓使用者可進一步透過手錶、眼鏡即可操作家電裝置,或是延伸更為便利,甚至充滿殺手級應用的使用模式。


不過,目前在電力使用部分依然存有相當大問題,包含三星Gear Live、LG G Watch都仍有電力無法長久維持問題,甚至在經常使用情況下,電力可能無法撐過一天行程,即便如LG將手錶充電方式直覺、簡化,對使用者來說依然不算方便,因此也是未來Android Wear平台裝置必須面臨問題。


但相較先前初期摸索階段,目前以Android Wear平台為主的智慧穿戴裝置,至少已經有一定基礎雛形存在,接下來僅需持續修正、擴大,應該能有相當機會將智慧穿戴裝置具體帶動市場導入率。


※相關連結》


‧三星、LG與Moto 首波Android Wear裝置試玩







via UDN數位資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