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網/記者楊又肇/報導】
針對YouTube播放品質、流暢與否,Google表示並非僅由本身伺服器效能影響,包含影片播放規格、ISP網路服務供應商端都可能構成影片無法順利串流。在近期更新中,Google提出影片品質報表機制,讓使用者能清楚了解個人使用網路服務所能對應影片串流品質等級。
由Google近期提供的影片品質報表機制,將在使用者碰上YouTube影片串流有停頓、模糊等情況時自動以藍色通知色塊呈現,將可明確以「HD Verified (通過 HD 高畫質驗證)」、「Standard Definition (標準畫質)」與「Lower Definition (較低畫質)」等影片串流品質等級,顯示目前使用ISP網路服務供應商所提供連網服務整體對應品質。
此外,Google也同時提供「比較您所在地區的供應商」功能,讓使用者能比較所在地點的ISP網路服務供應商服務品質,確認那一家服務較能適合用於YouTube影片串流。
目前此項機制僅先針對北美等特定市場提供,台灣地區暫時還無法使用,但Google表示未來將進一步推廣至全球各地市場。
※相關連結》
‧Google影片品質回報網站
‧Google 影片品質報表說明頁面
via UDN數位資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