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3日 星期五

2013年電子書發展回顧


【撰文:顏司奇/參考出處:TeleRead


隨著2013年進入尾聲,身為以App為工具、參與數位出版一員的「智慧好程式」,想藉由一些國際媒體的角度來回顧這一年國內國外電子書市場的發展。我們會在最近為大家編譯來自北美觀察電子書市場的機構「TeleRead」其資深主編Joanna Cabot的文章,回顧2013年並展望2014年電子書發展。


Cabot在2012年底預測了2013年電子書發展的五大重點,且讓我們一起回顧這五個重點。


一、國際市場顯著興起


Amazon持續擴大在電子書龍頭的地位,在這個月還將版圖擴展到同為英語系國家的澳洲。同時,競爭對手Kobo也不遑多讓成為在美國本土之外的最大對手,不但正在提供預購新款的閱讀器,還能從Google Play中下載App讓一般平板電腦使用,更與其他獨立書商聯盟合作上架電子書。






























這點在台灣本地來說,今年的突破是Google Play圖書的正式開店為最大的進展,iBookstore這艘黑船還在只聞樓梯響的階段。不過如果有日語閱讀能力或是不排斥閱讀簡體字,Amazon在日本與中國的持續經營可以在本地的讀者感受一下大型電子書店的方式。


二、閱讀型App體驗與功能的強化


多數的電子書店Apps的閱讀功能都多方整合強化,跨設備的同步、多語系功能支持等等。Kindle的iOS版本增加「集合」(collection)功能。而獨立的電子書閱讀App「Marvin」也增加了對Dropbox的支援,甚至有類似Kindle Paperwhite詞彙建構的功能。
















由於銷售取向與架構不相同,本地的電子書業者基本上能做的功能已經算是完備,大部分的更新都是配合行動裝置的作業系統改版,像Hami與隨身e冊最近一次的更新都是基於支援iOS 7。


三、「互通」會是新趨勢


很遺憾,Cabot在去年底預測的這點並沒有發生。大多數的讀者目前還是滿意於各佔山頭的電子書供應商,無論你買的是Kindle、Kobo還是Nook,就只能在他們築起圍牆的小花園內享受閱讀樂趣,書籍無法跨平台。所以或許無DRM保護機制的電子書還是有些利基市場。


這部份在台灣倒是與國際接軌,你在Hami買的書當然跟遠傳e書城一點關係都沒有。倒是本地個人出版的作者們,除了目前少數有在美國的iBookstores上架販賣外,也有像是Wanderer就利用Gumroad平台銷售無DRM且為ePub3格式的電子書,讀者可以選擇他喜歡的閱讀器來閱讀。這樣的模式不僅是在個人出版有機會,甚至也能夠把這個風氣推廣到大型平台上。
















四、書價提高


Cabot敘述他相當驚奇的購書經驗。當他喜歡茱蒂皮考特某一本書想再去找其他的作品時,他發現價格出乎他意料之外的高。一樣是Kindle版本,卻很少有落在現在一般電子書定價8到9美金這個範圍,有許多居然高達19甚至20美金。只已經遠遠超越了紙本的大眾平裝開本的標準定價7.99美金許多,而且不管新舊的作品都有這樣情況。


老編也走訪了一趟Amazon,發現狀況並沒有Cabot敘述的那麼誇張,價格大約都落在11.99美金以下,還是比平裝本便宜一些,或許Amazon最近有做過一些價格上的調整。回過頭來看一下本地的狀況,以Google Play圖書首頁所推薦的《用地圖看懂全球經濟趨勢》來比較,折扣後的價格是台幣158,網路書店的折扣後價格是台幣198,兩者的落差只有40元。另外一本暢銷書《飢餓遊戲》,也分別是224與253元,都是電子書稍稍便宜。不過由於Google Play圖書是採經銷模式,他有最終定價的權力,所以上述兩本書其實廠商定價與Google給的折扣並不一樣(分別為九折與七折),不知是否Google想要維持與紙本間較為便宜但又不要過大的差異?但這又牽扯到出版社自身紙本與電子的定價策略,所以一般讀者相形之下會覺得價格混亂的原因吧。


五、Netflix的圖書模式出現,且會一發不可收拾


這個預測趕上了今年底兩家電子書供應商的行動,Oyster Books與Scribd的訂閱服務已經推出。雖說Oyster Books目前只在美國推展,但Cabot表示他非常喜歡這項服務而且也認為是電子書發展在未來的一波重要趨勢。只要他們可以順利的擴充他們的書量以及打破疆域限制,這個商業模式應該能夠成功。
















當國外還在觀望、爭論訂閱制度的電子書服務是否會造成任何衝擊時,本土業者其實早已經有這樣的服務或是即將要推出類似服務。「吃到飽」這個概念在台灣相當盛行,尤其是線上音樂(例如KKBOX)這部份已經收到不少的成效,而像是有線電視或MOD等影音服務,也不像國外還是保有一定的訂閱自由度,都得要走向「豪華餐」(吃到飽)這樣的套裝才能順利推動。但「書」相較之下,以書店銷售方式來營收在西方已經有百年歷史,這樣的轉換並不容易。而且不同於音樂影片,閱讀是需要投注大量時間的,一個月需要看多少書?能看多少書?想看多少書?這樣的價位是否能讓用戶接受?這都是明年電子書發展關注的一個重點。


以上就是藉由TeleRead資深主編Joanna Cabot的觀察角度,一起與本土的狀況做個比較,大家是否也感覺到這些數位出版的變化呢?


「智慧好程式」詳細原文


更多 iOS Apps 資訊:前往 Appshot 智慧好程式 iTunes 官方連結


更多 iPhone、iPad 與 Apps 訊息與評論解析,前往 Appshot 智慧好程式







via UDN數位資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